EN
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硫化染料与活性染料究竟有何不同?

文章出处: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广东天盛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4-12-30
  

活性染料染色基理:活性染料上的活性基团(均三嗪或乙烯砜)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上的羟基(—OH)发生亲核反应,使染料与纤维素之间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由于染料上染纤维过程中,纤维素纤维本身带有负电荷同时活性染料也带有负电荷,彼此之间会有较大的静电斥力,导致活性染料远离纤维,上染率低。所以要加入大量的元明粉(硫酸钠),其中带有正电荷的钠离子Na+由于离子半径小,可以深入活性染料与纤维之间降低彼此之间的静电斥力,促使染料向纤维上染。

同时由于反应条件要在pH10左右,便又引入了碳酸钠(纯碱),进一步提升了染液中的钠离子含量,对上染和固色都有帮助。

所以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没有毒性气体的生成,相对硫化染料环保,但需要用到大量的盐,成本也有相应提高。

色牢度略差于硫化染料是因为由于活性染料在纤维上固色后,即便经过热水皂洗仍有少量浮色残存在纤维间,而活性染料本身是溶于水的,仍然会有部分活性染料溶于水,导致皂洗牢度差于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结构

深黑色硫化黑染料染色工艺处方:硫化染料(二硫键)结构通式:D—S—S—D

硫化染料染色基理:硫化染料与还原染料类似,硫化染料本身不溶于水,在加入还原剂硫化钠后,其中的二硫键、亚砜基、醌基被还原生成巯基(—SH),此时的染料被称为隐色体,巯基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离子化,从而使隐色体可以溶于水,接下来的上染过程类似于活性染料的上染过程。上染到纤维上后 在通过加入氧化剂或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隐色体重新被氧化为最初的硫化染料,此时的染料重新转变为不溶态。

由于硫化染料转变为隐色体后,巯基只带有1个负电荷,低于活性染料的磺酸基团的2个负电荷。再加上活性染料负电荷基团数多于硫化染料隐色体的影响,硫化染料隐色体与纤维素纤维之间的电荷斥力略小,需加入的元明粉少于活性染料。

硫化染料染色时需要用到大量廉价的硫化钠,理论情况下染料和硫化染料质量比值1:1,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硫化染料转变为隐色体完全,通常都会多加至1:1.2。其中硫化钠在pH<9时可以转变为有毒性的硫化氢气体,在废水处理酸碱中和时,会生成更多的硫化氢气体。同时硫化染料废水由于硫化钠的存在导致COD值较高,污染环境。

硫化染料染色牢度比活性染料要好,因为硫化染料染色后重新变为不溶态固着在纤维间,在洗涤过程中与水分子亲和力小,不容易被洗下所以牢度高。而在湿态下摩擦则会因为机械力的作用使染料小分子从纤维间脱落出来,湿摩擦牢度一般。

硫化染料摩擦色牢度性能

总结

硫化染料:便宜,干摩擦牢度4级左右,湿摩擦1~2级之间。染色过程不环保,有毒性气体硫化氢生成,污水COD值较高,同时染色后织物强力略有损伤可能会有刺鼻气味。

活性染料:略贵于硫化染料,生产过程无有毒气体生成,相对于硫化染料生产过程环保,但皂洗牢度,干摩擦牢度低于硫化染料,湿摩擦牢度接近硫化染料,普遍在1~2级左右。

咨询

联系人

联系人

0769-88124837

联系人

黄小姐

13826974101

手机站

手机站二维码

扫一扫手机站